你的位置:ag有什么好玩的东西 > 新闻动态 >
SCI论文图片查重: 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 侥幸心理要不得!
发布日期:2025-10-08 03:06    点击次数:161

在撰写SCI论文时,为了让论文内容更直观易懂,我们常常会根据需要插入适量的图片。然而,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SCI论文里的图片会查重吗?如果不查重,又会面临哪些风险呢?下面英辑Editeg就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

SCI论文图片查重,势在必行

在SCI论文的创作与发表过程中,对论文进行查重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对图片的查重。要知道,图片误用、重复或者篡改所带来的后果极其严重。有研究显示,在生物医学领域,约15%的论文存在图片问题。一旦出现这类问题,哪怕是几年甚至十几年前的论文都可能被追溯,进而引发撤稿、取消学位或者基金追回等严重后果。这些后果不仅会对科研人员个人的学术声誉造成毁灭性打击,还会给整个科研团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及时对论文图片进行查重处理,是每一位科研人员都应该重视的事情。

期刊要求:原始图像提交成趋势

事实上,期刊对于论文图片的要求一直都在不断规范和完善。早在2004年,《细胞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Cell Biology)就率先提出,图像增强和修改必须如实披露等多方面要求。此后,越来越多的期刊在投稿指南中明确规定了原始图像的保存与提交要求,要求科研人员在提交论文时,严格按照规定对图片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和处理。

到了2021年,国际科学、技术与医学出版商协会(STM)发布了图像完整性最佳实践指南,进一步强调期刊和作者应避免出现图像剪裁、拼接等情况。目前,像Wiley、《大脑通讯》(Brain Communications)、PLOS等众多知名期刊,均要求作者提交未经处理的原始图像文件。期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审稿人和编辑在审稿过程中能够对图片进行完整验证,杜绝学术图像不当使用的情况发生。

专业工具:图像检测准确率高

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已经有专业的工具可以对图像进行全面检测。这些工具能够检测图像是否存在重复、拼接、克隆伪造以及亮度/对比度异常等问题,甚至还能识别AI生成的图像。通过这些专业工具检测,图像问题的识别准确率高达80% - 90%。这意味着,任何试图在图片上弄虚作假的行为,都很难逃过检测的“火眼金睛”。

英辑Editeg在此提醒广大科研人员,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如果在论文中使用了不当的图片,不仅会导致论文质量得不到认可,还可能被认定为学术不端行为。一旦背上学术不端的“黑锅”,将对个人的学术生涯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所以,认真对待SCI论文图片查重,确保图片的真实性和合规性,是每一位科研人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栏目分类
相关资讯